減壓閥原理是利用膜片、彈簧和活塞等敏感元件,改變閥芯與閥座的間隙來達到自動減壓的目的。在閥體的下部裝有主閥彈簧以支承主閥閥芯,使之與閥座處于密封狀態。其下部端蓋上的螺塞,是用來排放閥中的積液。在閥體上部的氣缸中有氣缸盤、氣缸套、活塞和活塞環。
氣缸盤中間的導向孔與主閥閥桿配合,活塞頂在主閥閥桿上,當活塞受到介質壓力以后,通過主閥閥桿推動生間閥芯下移,使主閥開啟。閥蓋內裝有副閥的彈簧、閥芯和閥座,在閥芯上覆有不銹鋼膜片。帽蓋內裝有調節彈簧、調節螺桿及鎖緊螺母。
減壓閥的調整壓力理解是指“減壓閥在調整后的輸出壓力”,這區別于減壓閥的工作壓力。比如,一個減壓閥的工作壓力0.8兆帕,調整范圍是0.3-0.6兆帕,調整后輸出壓力是0.4兆帕,則可敘述成調整壓力0.4兆帕。
減壓閥調節壓力的步驟:
首先:關閉減壓閥前的閘閥,開啟減壓閥后的閘閥,制造下游低壓環境;
第二步:將調節螺釘逆時針旋轉至最上位置(相對出口壓力),然后關閉減壓閥后閘閥;
第三步:慢慢開啟減壓閥前的閘閥至全開;
第四步:順時針慢慢旋轉調節螺釘,將出口壓力調至所需要的壓力(以閥后表壓為準);
第五步:調整好后,將螺母鎖緊,打開減壓閥后閘閥。